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喜报 | 省有色工勘院成功申报2026年国家级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喜报 | 省有色工勘院成功申报2026年国家级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时间:2025-10-28 | 来源:本单位 | 点击数:118

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召开2026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竞争性评审,由我院主持完成的《甘肃河西走廊(酒泉、金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从全国申报的1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国家级示范工程名单。这是继黄河重点生态区(甘肃白银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后,我院再次成功申报的国家级生态修复重大项目。

攻坚克难,日夜兼程铸就申报佳绩

极限冲刺,分秒必争。9月12日,一项承载着国家生态战略使命的任务书紧急抵达后,院党委闻令而动、统筹部署,火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项目专班,迅速进入高强度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项目申报的各项工作中。在实地调查环节,面对河西走廊艰苦的环境,项目团队用“地质靴”丈量生态家底,高效完成项目区域内314个图斑的调查工作,为实施方案编制筑牢“河西样本”。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各项数据及技术措施进行多轮论证与优化,借鉴以往修复经验,开展多轮方案论证,数易其稿,精心打磨,力求项目实施科学务实。在预审准备阶段,多次开展内部模拟答辩,力求完美呈现项目成果。项目团队在短短二十余天里,以“马不解鞍、衣不解带”的拼搏状态,用使命必达的信念,突破时间壁垒,全力攻坚克难,最终凭借扎实的前期积淀、创新的技术方案和极具感染力的成果展示,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工程,为全省生态修复事业争取到宝贵资金。

技术创新,集智打磨贡献双示典范

项目申报中创新应用干旱区截流式边坡绿植浇灌布水技术和生态脆弱区矿山渣堆植被恢复技术等前沿技术。项目将打造“高寒干旱区生态修复固沙+植被重建集成技术”和“矿山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双示范,为高寒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创新-工程应用-效果监测”的完整链条经验及实践案例。预计实现区内治理废弃矿山图斑面积10.97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耕地21.28公顷,新增和恢复林地35.12公顷,新增和恢复草地352.06公顷,消除地质安全隐患116处,有效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功能

砥砺深耕,接力传承贡献地勘力量

作为省内生态修复领域的中坚力量,我院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的发展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要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嘱托。从黄河重点生态区(白银段)修复工程构建的生态安全屏障,到本次矿山修复示范工程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工勘院以连续突破国家级项目的实践,彰显了地勘单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担当。未来,我院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筑牢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地勘力量!

1761632357336030217.jpg

1761614857168017699.png

供稿:白雨宁 

编辑:王静波  

审核:刘学臻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旧大路213号
邮编:730000 邮箱:gsyskcy@163.com 电话:0931-8738902,8738904
甘肃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14
技术支持:甘肃优软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0829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475号